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门传统艺术,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起初是为了用图画记录事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才演变成今天的文字。因为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用毛笔写字,书法就诞生了。然而,如今随着网络通讯工具的发展,我们练书法的积极性已经降低,更别说写字了。但你知道吗,书法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更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根本。那么,学书法对我们到底有多大用处呢?
书法滋养心灵
《黄帝内经》云:“心静则神藏,心烦则神散。”书法可以让人心静,孩子学书法可以集中精神,少烦躁,书法动作专注,不杂乱,养神。
书法滋养心灵
学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心和细心。耐心就是恒心,细心就是一丝不苟。老子说:“天下大事,必先细心”,杜甫有诗云:“始知大意在细心”。书法的起止点,可以培养我们细心的好习惯。
书法对眼睛有好处
书法要心领神会,手写心意,观察极为重要。孙过庭在《书经》中说:“观察者,重精;临摹者,重似。”我们尤其注重眼睛的观察能力。
书法提升美感
学习书法是一个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书法
书法陶冶童心。柳公权说:“心正则字正。”通过书法可以提高人格。书法是人的心灵心电图,即“写好字,做好人”。
书法
我们始终培养孩子对书法的开阔视野,让孩子知道学书法不只是学写字,在学写字的同时,也要注重学习传统文化,比如经典、史书等传统文化。
书法滋养精神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最伟大、最强大的精神。我们注重书法气息、韵味的培养,强调“浩然之气”的养成,这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是一种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精神。
书法
《弟子规》云:“墨磨不平,心不正;字不恭,心先病。”我们读书学字,一定要有一颗虔诚恭敬的心,只有怀着恭敬之心,才能体会到书法之美。
书法修炼
不懂礼仪,立不住脚。通过学习每一笔,我们注重礼仪的培养。孔子说:“不合礼仪的不看,不合礼仪的不听,不合礼仪的不说,不合礼仪的不做。”通过学习书法,我们可以“克己复礼”。礼仪精神在今天尤为需要弘扬。
书法滋养勤奋
练书法要持之以恒,勤奋刻苦,能培养人的忍耐力。唐代杜甫在《白居易》中写道:“富贵须勤奋,夫子必读五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