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本名张宗科,后因政治等需要,先后称张育贤、张叔平、张云,是个爱改姓的人,后来干脆弃“张”姓,改姓康生。
说到康生的性格,需要引用曾任康生秘书的匡亚明的话:
“康生就是这样一个人,思想是‘左’的,但不能说他故意反党,不能说他有多坏。”但作为“文革”骨干,他刻意排斥异己、迫害无辜,被牢牢钉在了耻辱柱上。1980年,康生骨灰运出八宝山时,骨灰盒上满是被吐痰、被焚烧的痕迹。
康生书法:“高不如低,下比上难”
很少有人知道,康生在书法、文物收藏、鉴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康生书法诸体精通,尤精于楷、草、篆、隶,尤擅隶草,自成一派,堪称一代宗师。
康生草书卷
当时人们把康生和郭沫若并列为书法大家,因为他们都是以书法闻名。康生对此十分不满,曾说:“郭沫若的书法也叫书法?我拿根木棍夹着脚,都能写得比郭沫若好!”他还把这句话写下来,当众向郭沫若挑战。康生一直对自己的书法水平十分自豪。
康生的书法:“论书法,我就是用脚扶着木棍,也能写得比郭沫若好。”
他对自己的书法如此骄傲不是没有道理的,康生能用双手写字,而且经常用双手写梅花篆,功力极高,在他的书法上,偶尔会落款“康生左手”,很是“嚣张”啊!
康生左手篆书“百年育人”
康生左手草书《毛主席《柏算子》咏梅诗》
康生不仅用书法炫耀自己的霸气,还用它来保命。康生对党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20世纪20年代,上海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迫害下,许多革命前辈都死去了。正是因为书法,康生赢得了当时掌控上海银行业和航运业的巨子余洽卿的青睐。作为上海中华商会会长余洽卿的私人秘书,他管理着上海大部分地下党组织,在情报传递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康生的信
康生的信
康生的笔记
20世纪60年代荣宝斋出版的《宝金斋书法》封面题名、1965年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曹泉碑书法》均出自康生之手,寥寥数笔,书法意趣盎然,至今仍为人所赞叹。
书写“宝金斋书法”
康生题写“曹全碑墨”
康生写道:“战场上的黄花特别香。”
康生题扇
康生的画作
康生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