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信,历代名家书信精粹,书法,题跋,批注,解说,苏东坡行书手写书信
¥27.5
选择
苏轼名家书法系列彩色放大原件陈敦之东吴书法毛笔字帖共20张
¥26
选择
下面我们以王羲之、苏轼为例,看大师们是如何写好转体的。
1. 王羲之的折法
首先,王羲之的笔法犀利、刚劲、细腻,富有变化,书圣的书法起笔与收笔紧密相连,一字之内,二者有着紧密的呼应。
王羲之的折笔主要有三大特点:
1、用笔往内推,将笔向内(向左)折起,使右肩(转折点)呈直切线;
2.坚固耐用;
3.干净整洁,转折处无尖角或明显划痕。
正是对折笔的掌握,才使得书圣的书法如此高超。
2.苏东坡的书法
苏东坡的书法高明之处就在于转笔,这让他在宋代书坛独树一帜,转笔的力量是巨大的。请看图:
苏轼书法转折方正、刚硬、工整,有如“坤刀削玉”,又有“金刀削得干净利落,玉尺量得均匀”之感。苏轼书法的主要特点是:方正、匀硬。今人学东坡,也不过是模仿他的形式,笔法转折乱七八糟,结果与真迹相差十万八千里。
转笔时出现侧尖,是因为笔没有先抬起来,或者笔尖没有调整好,这两种情况在刚开始学字,或者写字问题还没解决的时候,都是很成问题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各种转弯笔画的区别。
横向折叠分为“翻”和“折”
①“当”字的横是直接转,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笔画稍慢,到横的尽头时,自然向下转。这种横,宝盖的外角是“圆的”,这种笔法与篆书的笔转外角类似。这种“直接转”是篆书的一种笔法,后来演变为“帛书”、“竹简”的笔法,统称“转”。
②“停”中的秃宝盖是“提笔转”,俗称“折”。明显可见宝盖外角有一凸起,是提笔后再压下去造成的。这种提笔停顿就是“折”字法,是从隶书发展而来的。提笔停顿是把笔移到中央。停顿与再起笔一样,都能使笔在中央,这就是折的作用。
如果笔转歪了,一定是因为手腕没用好,或者笔没转好,这两者都有可能导致转笔后发力不顺,所以现在有些人主张初学者先写“篆”,是有道理的。
篆隶功底深厚,用笔力道强,笔画流畅遒劲。上图用笔也居中,说明篆隶功底扎实。动腕和扭笔都是调笔尖的动作,所以写字转笔时,一定要会调笔尖,让笔尖居中。
转笔最快的方法是“擦”,即用笔的侧面摩擦纸面。学会这个方法需要一定的技巧。米芾和董其昌都懂得其中的含义。
还有一种“顶笔”法,是颜真卿楷书的笔法,不用提笔,也不用调笔尖,只要往上推,再往下拉就行。顶笔的外角是方的还是圆的,这是运笔造成的,用哪种都可以,都可以保证笔尖的中心,可以作为参考。
总结
用笔要以笔心为主,以笔侧为辅,用笔侧时,不可虚笔。用笔方法多半是没有章法的,每个字的用笔方法,没有硬性规定,但有章法,这是书法的难点,也是临摹的必要性,不临摹或少临摹,就不能掌握它的章法。
所以大家要努力,笔法并不神秘,各省80%的书法学习者都停留在这个阶段。你是业余还是专业,不是由你自己或你的证书来决定的。有些人写专业,却说是业余,这是谦虚。大部分爱好者还是不懂笔法,这也是成为专业很难的原因。其实没有那么难,多练多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