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大家:王羲之与欧阳询的书法成就与影响力

青山书法

王羲之(303—361),中国东晋书法家,字逸邵,号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邑。后迁会稽,晚年隐居单县金亭,被誉为书圣。历任秘书、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任会稽内史、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亦善书法,人们称其为“二王”。此后,王氏家族出了很多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东晋升平五年去世,葬于金亭瀑山。其第五代孙恒舍家建金亭寺,遗址尚在。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现住址在革命老区山东临沂兰山区。受他的影响,洗砚池街以他的名字命名,王羲之故居就在洗砚池街上。

2.欧阳询

欧阳询,557—641年,字辛本,汉族,唐代潭州临湘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将军欧阳铿之孙,南陈将军欧阳和之子。南梁太平二年生于衡州,祖籍潭州临湘。欧阳询与同时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也善书法,又称“大欧”。他与虞世南同为初唐书法名家,并称“欧予”,后人以其书法易懂,故称其为“欧体”。 【详细内容>>】

3.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尘,小号仙门子,号应芳,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琊临邑。是唐代名臣、书法家秘书长颜师古的第五代曾孙,尚书颜杲卿的弟弟。颜真卿书法精湛,善行书、楷书。初师褚遂良,后师从张旭,习其笔法。其楷书端庄雄浑,行书苍劲有力,独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他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人称“颜金柳姑”。亦善诗文,有《云海经院》、《离岳记》、《五行记》、《麓陵记》、《临川记》等,均已佚。宋人编纂《颜麓公记》。[详细>>]

4.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年,字承宣,唐代京兆华原人,著名书法家。柳公权自幼好学,善诗文,通音律,后升为太子少傅,人称“柳少傅”。后又封为河东郡公,又号“柳河东”。柳公权是颜真卿的继承者,但书风独特,后人称“颜、柳二人”,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唐惠远寺钟楼铭》、《金刚经铭》、《玄塔碑》、《冯素碑》、《神策军碑》等。 另外还有水墨作品《孟昭帖》和《王献之送梨书后记》。[详细>>]

5. 怀素

怀素,公元725—785年,唐代书法家。字藏真,姓钱。自幼好佛,出家为僧,名怀素。长沙人,一说零陵人。他勤于学书,以狂草著称,是书法史上首屈一指的草书家。他的草书被称为“狂草”,笔法圆润有力,笔势如环,字迹潇洒流畅,一气呵成。他与唐代另一位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典素旷”或“典张醉素”。他的书法虽然自由奔放,变化万千,但却规整有致。 怀素与张旭在唐代书法上形成两座高峰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的两座高峰。怀素的代表作有《自叙》、《苦笋》、《食鱼图》等。[详细>>]

6.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清末诗人、书画家。字子真,号东洲,又号东洲居士,后号胡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任四川巡抚,曾任福建巡抚,历任山东罗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主事。他通晓经史,善小学、碑刻金石,以《大戴集》为本,研习《礼记》。书法先师颜真卿,后融汇汉魏,自成一派,尤擅草书。 著有《西道微斋经说》、《东州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补正》等著作。何绍基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何令翰曾任户部尚书,是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学者、藏书家。何绍基四兄弟均能文能字,被誉为“何家四杰”。【详细>>】

7.陈献章

著名书法家

陈献章(1428年11月27日—1500年3月9日),字功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今江门市新会区)人,故又称白沙先生,世称陈白沙。他是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是广东唯一被供奉在孔庙的大儒,明代心学的创始人。由于陈献章倡导养心、修“绪”的理论,明代儒学实现了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成为儒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详细>>】

8.赵孟頫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别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欧伯,中年时署名孟頫。浙江吴兴人。南宋末年至元初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代孙,秦王赵德芳嫡系后裔。赵孟頫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能诗善文,通经略,书法精湛,画工精细,精金石,善鉴赏,在书法、绘画方面成就尤高。在绘画上,开创了元代绘画新风,被称为“元人之冠”;赵孟頫亦善篆、隶、楷、行、草,尤擅楷、行书。 其书法风韵秀雅,结构严谨,用笔成熟,独创书法“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详细>>】

9.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古道人,后号伏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他是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创始人。他的书法也很好,是宋四大家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任叶县尉、京师大学堂教授、校勘、侍读、秘书师、抚州副都督、遣州使。黄庭坚笃信佛教,推崇道教。他对父母十分孝顺,虽为官,却亲自为父母洗厕,这也是二十四孝之一。 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任邺县尉、京师大学堂教授、校书、侍读、秘书师、福州副都督、遣州知州等职。【详细>>】

10.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号河中,号东坡居士,素不多见,号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考中进士。宋神宗年间,曾任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使。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告,被贬黄州任民兵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历任翰林学士、侍读、礼部侍郎,历任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巡抚。晚年因新党统治,被贬为徽州、儋州知府。【详细>>】

标签:

版家:从美术出版到书法创作,艺术成就斐然
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新闻通气会在京召开,征稿工作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