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作品落款图片及简介,书圣的落款原来是这样写的

青山书法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受其父王况的影响,自幼喜爱书法。王羲之的书法闻名天下,被誉为书圣。王羲之的落款是怎样写的呢?下面是王羲之书法作品落款的图片,希望大家喜欢。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

王羲之书法作品签名图片1

王羲之书法作品落款图片欣赏

王羲之书法作品图2

王羲之书法作品落款图片欣赏

王羲之书法作品图3

王羲之书法作品落款图片欣赏

王羲之书法作品签名图4

王羲之书法作品落款图片欣赏

王羲之书法作品签名图片5

书法大师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受其父亲王况的影响,自幼喜爱书法,七岁时拜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韦夫人为师,并得到认可。从此他更加刻苦练习,后来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但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作品,他希望在作品上有所突破,于是刻苦练习、钻研,发现要想让自己的书法更好,必须师法自然。这样,王羲之除了认真写书法之外,还细心观察自然,将自己的精神和感受融入书法之中,因此他的书法便别具一格。

他非常爱鹅,他用自己的书法换来了很多只鹅来饲养,他觉得鹅很优雅,他经常一边欣赏鹅优美的姿态,一边写字,在欣赏鹅的同时,他也从这些优雅的鹅身上学到了新的书法知识。除了他的书法,他善良的性格也是他出名的原因之一,看到别人有困难,他总是及时伸出援手,尽力帮助别人。王羲之真的很棒!

1、王羲之的生平经历:

王羲之,又名逸邵,山东人。他的生卒年有三种说法:321年至379年、303年至361年、307年至365年。他是东晋开国宰相王导的侄子尚书郎王政和淮南巡抚王匡的儿子王敦的孙子。王羲之的父亲王匡也是一位书法家,擅长行书、隶书。王羲之受父亲的影响,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最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姝夫人看到王羲之的书法后,非常惊讶,收他为徒。她还断定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一定会比她更好。

2. 他人推荐:

王羲之书法作品

当时,尚书左仆射周熙德高望重,一旦有进士经他推荐,地位就会上升百倍。周熙十分仰慕年轻的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天,王羲之到周熙家里做客,恰巧周熙正和众多名家一起吃饭,周熙看见王羲之来了,立刻去请他进来坐下,周熙把桌上最好的菜都端给他。大家都觉得很奇怪,问周熙这是谁的儿子。周熙十分郑重地给大家介绍道:“这是宰相王导、将军王敦的侄子王逸邵(王羲之),也是当今最伟大的书法家。”当时王羲之虽然只有十三岁,但已经小有名气,经过周熙的推荐,名气更是响亮!

3、东窗快须的由来:

郗鉴擅长草书、行书,曾任大元帅,有一个爱女名叫君,又名子芳,美丽文静,博学多识,善于写字。郗鉴决定在王家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弟子做自己的女婿,于是便派使者到王家去求亲。使者到王家的时候,王家的小伙子们都在东厢房里读书,听到这个消息,个个都显得兴奋激动,因为他们都希望娶郗鉴的女儿为妻,所以多多少少有些装腔作势,表情举止都很不自然。唯独东厢床上躺着的那个小伙子例外,他敞开衣服,露出肚子,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一手吃着烧饼,一手抚摸着衣服,构思着一幅书法作品。

从他脸上轻松的表情看得出来,他并没有被眼前的事情所困扰,英俊的外表给来访的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者回去向郗鉴报告:“王家弟子个个都不错,才学都是一流的,可是一听说您这样的大官要选女婿,一个个都紧张得端坐着,拘谨起来,没有一个像平时那样洒脱。只有一个小伙子不为所动,依然盘腿坐在东床上,表情平静,仿佛身边没有人似的。”郗鉴高兴地说:“那个不装腔作势,神色平静,趴在东床上露着肚子的小伙子,正是我心目中的女婿!”他又命人打听,这才知道,这个小伙子就是刚刚开始显露书法才华的王羲之。于是,他在那年春天就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 奚家这个女儿婚后,生了七个儿子,分别是宣之、凝之、桓之、肃之、惠之、曹之、献之,还有一个女儿。

4.努力学习:

王羲之年少时受老师韦夫人的影响,听闻过许多历代书法家刻苦学习、勤奋练习的故事,尤其是东汉草书大家张芝“临池”的故事,更激发了他读书的决心。

5.王羲之逝世:

第一种说他病逝,第二种说他从金庭回朝晚,三次诏令未到,皇帝便将他斩首于京城,第三种说他在金庭修炼丹药,吃错药而死。

王羲之自幼喜爱书法,便刻苦练习,后来他的书法远远超过了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韦夫人。

6、王羲之书法作品

王羲之的著名作品有:《兰亭序》、《官奴书》、《十七书》、《二谢书》、《奉居书》、《姑母书》、《快雪诗清书》、《烈逸论》、《黄庭经》等。他的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委婉含蓄、秀美雄健。最著名的是《兰亭序》。据说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在会稽游玩兰亭,饮酒赋诗,他豪气凌人,当场用鼠毛笔写下了《兰亭序》,成为艺术史上的珍品。序中,每个字的笔画、写法都各有不同,随心所欲。酒醒后,他又重写了十几遍,但都觉得不如这一篇序精彩,于是这一篇就成了他最珍爱的作品。

7.王羲之书法字体:

王羲之的书法,无论楷书、行书,都十分著名,书论家称他为楷书之圣。中年以后,他的性情愈加豪放洒脱,尤其喜欢写草书。他的行书看似任意奔放,毫无章法,实则每一笔都有自己的情趣和韵味。后人称赞他的草书“奔放如脱缰之马”,可见他在草书方面的造诣已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8、王羲之的内心想法:

王羲之不太在乎功名利禄,但他却十分关心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当时桓温与殷浩两人掌握着实权,两人在权力的斗争中势不两立,王羲之是殷浩的好友,王羲之经常叮嘱殷浩要以国家为重,不要坏了大局。宰相谢安与王羲之也是多年的好友,两人经常一起游历,但谢安面对自然的时候,却常常生出隐居的念头。王羲之也赶紧劝道:“在国家有难、人民有难的时候,你作为宰相,应该效仿伊尹、管仲,肩负起救国救民于危难的重任!”谢安听后,十分感谢王羲之的提醒。

9.写下了世界上第一行书《兰亭序》:

王羲之书法作品

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日,他与当时其他著名文人一起在会稽府山阴县兰亭举行了祭祀仪式。专门派人把每个人的诗词记录下来,编成一本书,名为《兰亭集》。酒过之后,酒意盎然、精神抖擞的王羲之提笔在纸上飞快书写,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全文28行324字,透露出作者的情感矛盾,尤其是序中的书法,令人叹为观止。

10、值得效仿和参考的正确行为:

(1)勤于练习书法:

王羲之对书法很有兴趣,于是便刻苦练习书法,把自己的精神和情感融入到书法中。有志者事竟成。后来,他的书法超过了所有人,但他依然不懈怠,继续勤奋练习书法,还从大自然中学习到更好更精湛的书法小窍门。有一次,王羲之正在练字,忘了吃饭。羲之让仆人给他拿来一碗刚蒸好的馒头和一碗醋蒜,仆人催他趁热吃,可他只说可以,很快就写完了。仆人没办法,只好让羲之劝说。羲之来到书房,见他拿着馒头蘸了点墨汁放到嘴里,吃的时候觉得又苦又涩,便吐了出来,嘴里全是黑墨汁。原来,他在吃馒头的时候,脑子里还在思考着字的结构。 边想边吃,竟然把墨汁误当成醋和大蒜吃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羲之对书法的热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善意处置:

王羲之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而且性格古朴,对国家、社会、人民、动物充满爱。只有怀着深厚的感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才能创作出不朽的艺术杰作。拥有这种气质的王羲之,真的非常伟大。

11.我们应该警惕的行为:

(1)过分珍视某些作品:

王羲之太过珍惜某些具体的东西,导致他珍爱的作品保存得比较完整,而没有珍爱的作品则大多散佚了。这实在是太可惜了。如果王羲之当时多收藏一些书法作品,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更多王羲之的作品了。

(2)有时太过仁慈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遗憾:

王羲之乐于助人,这是他的美德,但有时他也可能把事情弄得更糟,造成不必要的遗憾,或者被人利用他的同情心。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三思而后行,避免步王羲之的后尘。

浏览过“王羲之书法作品落款图”的人还浏览过:

1. 书法字体 王羲之书法

2.王羲之书法欣赏

3. 王羲之行书毛笔书法字帖

4. 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及其作品简介

5.八字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标签:

硬笔书法字帖打印版:在家练习,提升书写技巧,为自己加分
兰亭序: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品,技法几臻,具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