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潜意识里就说明康生的书法水平确实很高,也说明康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当代书法大师。但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今天我就来详细说说。
当然,今天我们不讨论康生其他的事情,只说他的书法水平。
首先,我们要考虑康生所处的书法发展时代。这个时代有两条线,一是清代以来,书法之争愈演愈烈,金石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二是鸦片来袭之后,西方文明不断冲击传统文化。清代金石学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名家辈出,作品不胜枚举。篆、石、八股文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金石学的发展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时间的积累,二是名家的指点。毕竟,书法研究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沉浸其中的情怀。假以时日,金石学的发展是必然的,但鸦片战争的爆发,打断了中国书法自我改造的历史进程。西方文明对古代中国的冲击,让书法这门艺术的存亡变得扑朔迷离。
在此基础上,书法发展的两条主线交汇在一起,近代以来的书法家们不断探索,寻求书法的彻底转型,他们的指导思想就是书法要改革,要创新。
时至今日,改革创新依然是书法的主旋律。但改革创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书法在近代的发展大家都知道,总体来说难掩颓势,不太乐观。根本原因还是现代文明对传统的冲击太大。相关研究很多,我就不细说了。
当改革创新无济于事时,很多人想到了另一条路——复古。书法界的复古运动是有先例的,尤其是元代赵孟頫倡导的复古运动,其目的是纠正宋代以来重思想、不尊重规矩的风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康生的书法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他的章草了。如果单论章草,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的佼佼者。书法流畅自然,气韵出众,遒劲有力,看似拙劣,实则娴熟。除了章草,康生的行书、隶书,甚至甲骨文也相当不错,受到过许多书法鉴赏家的好评。
现代的复古,就是要向古人学习,让书法得以传承和延续,也是旧瓶装新酒,以旧换新,变相的创新。康生有意无意地践行了这一观点。康生的复古,并不局限于清代金石学,而是大步向前,甚至跨越唐宋,上溯魏晋,学汉隶、章草。
明代书画家徐渭曾言:“高深的书法不为世人所欣赏,世人所欣赏的,非高深的书法。”有人认为,当时中国当代有四大书法家,即:康生、郭沫若、齐彦明、沈尹默。康生尤为杰出!当时人们评价康生的书法与毛泽东的书法相比,其实毛泽东并不是真正的书法家,而康生的书法才是高深的书法!
据说,解放前康生从马上摔下来,脑神经受损。解放后,他坚持用小字一字一句地抄写《西厢记》,一连写了十多本,竟然治好了脑病。后来,他把这些抄本装裱起来,估计现在还存着。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评价他的书法“高雅古朴”。在我看来,直接从书法发源地魏晋时期汲取养分无疑是当今书法界最好的选择。这才是“直指要害,直击要害”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