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优秀人民书画家成果展

青山书法

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收藏、学习、交流、交易平台,为广大大众提供了一个“亲近艺术、品味生活”的文化空间! 集书画交流、研讨、鉴赏、养生保健、文论于一体。 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书画艺术,提升高端书画人才,打造优质书画艺术交流平台。

隶书起源于秦代,由篆书发展而来。 隶书是篆书的简化,将圆变成方,把弧变成直线。 文字多为宽扁,横笔长,竖笔短。 讲究“蚕头雁尾”、“曲折”。

01/

张骞碑

《张骞碑》是东汉末年的作品。 古朴敦厚,雄浑有力,堪称汉碑中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此碑结构以扁方为主,文字结构独特,方正有力,结构严谨,笔法简洁。 书风端正,古朴大气,气势雄浑。 乍看之下,显得幼稚,但细细品味,就能看出其中的精巧,气的构成和运动,也可见得敏捷、沉稳有力,异常古老。

全文中,大多使用“方刷”。 毛笔棱角分明,具有工整、直、方、平的特点。 笔画粗细介于两点笔画和三点笔画之间。 文字内部留白较少,与其他汉碑相比,厚度感和体积感尤为明显。 每个字符所占据的空间也更加对称,笔划内体现出复杂的变化。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02/

曹全碑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 它的全名是“河阳灵草全碑”。 是我国东汉时期的重要碑刻。 刻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10月21日。 它以风格优美、结构工整而著称,受到历代书法家的高度评价。 这座纪念碑的特点是女性之美。 通篇文字雍容华贵,体态窈窕,艳而不俗,秀美尤清,中宫紧闭,精髓隐匿,舒展如群鹤展翅,飘逸端庄,华贵无比。古之高贵,风月之美。 其间,用笔精妙,墨色浓郁深邃,情感充沛,超然雍容,神气灵动,道道开明飘逸。

从这块碑的书法来看,其文体特征非常明显。 文体以圆为主,文风如顺势推舟。 很少有大蹲和大跳的动作。 它既不令人兴奋,也不充满活力。 文笔稳重、雍容、雍容、明快、多面。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03/

仪式纪念碑

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礼器碑》端正典雅,律令严密,飘逸而不失沉稳,规矩而又流畅。 笔画以细硬为主,粗细变化明显,尤其是部分笔画。 它们刚劲、有力、清脆,粗细反差明显,外表正常,里面奇怪。 仔细想想,身体并不简单。 布局清晰明朗,同时每个字的重心稳定。 碑文上的文字清新淡雅,神情庄严超然。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04/

石辰北

著名的汉代碑石之一,碑文方正工整,端庄典雅。 笔画中敛,波浪左右张开,疏密一致。 笔画圆润厚重,有一种凝重庄严的意境。 笔画虽已进入汉末方棱风格,但依然飘逸而不死板。

“师臣碑”是孔庙的镇馆之宝。 与“礼碑”、“仪应碑”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05/

一英碑

全称“鲁项义应请立孔子逝世史百石碑”,又名“孔庙立百石牌位守庙”,无额头。

18行,每行40字。 为桓帝永兴元年(153年)所立,碑在山东曲阜孔庙内。 《一应碑》是汉隶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之一。 人物形象发达,古朴刚健,音调匀称,背影清晰。 尤其是后半段,以笔杆向左倾斜的方式逆向描画,使每一点都画进木三分之三,而且扣得非常紧,尤为出神入化。

《一应碑》的结字看似规则,实则巧妙,字左右展开。 书法风格严谨古朴,是学习韩隶的典范之一。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06/

恒芳碑

《横房碑》是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九月刻的碑。 它的全名是《前卫汉代卫青恒府主碑》。 一般认为写丹药的人是朱登,属于官方书法。 该作品现藏山东省泰安市岱庙碑廊。

“横坊碑”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高240厘米,宽110厘米,厚25厘米。 那是一块圆头石碑,上面刻着蛟龙图案。 碑额刻隶书:“前汉魏卫卿。碑”2行10字。额下有一圆形穿孔,穿孔下刻有恒方先祖铭文。其书法,其字体方拙,以拙取胜;其字框坚实厚重,如虎卧宫下;笔画如山石,棱角棱角分明,神态严肃;规矩繁密,人物饱满挺拔,有变化。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07/

西域颂

这是一处摩崖石刻,整体粗犷有力,字迹显得古朴,结构优美,剑法威猛。 《西狭赋》书法古朴方正,苍劲有序。 刷子多方向使用,提压较少。 笔画是在中央划的,也用侧笔画出波浪的。 尤其是笔画的转折点是外方内圆。 方的地方棱角分明,圆的地方刚劲有力,充满力量。

此碑在汉代占有独特的地位。 其书法、篆书既严谨又灵活。 杨守敬评价它“方正雄伟,自始至终无一遗漏,尤为珍贵”。 徐书君道:“那散落的俊美,就像是仙人衣钵上吹来的风,飘浮在云端。若不能探寻寻常之道,在韩立身上,会很有趣。”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08/

石门颂

《石门颂》中的结字大小不一,错落排列,纵横交错,透露出一种天真、飘逸、新奇的意趣。 它将隶书的工整变为灵动,将规整变为奔放。 其笔画有进有出,含蓄含蓄。 横画不齐,竖画不直。 笔势有力,有力,如逆水行舟,用力绰绰有余。 关键时刻。 转折点可能是方的,也可能是圆的,《石门颂》常常中断又重新开始。 笔画的粗细横竖变化不大,即使到了燕尾或笔画的末端,也不算太重。 线条流畅、苍劲,在古代石雕中是罕见的。

从整体上看,整篇文章风格统一,字体结构严谨,富有变化、生命力、灵动感。 尤其是竖画拉长的“明”、“生”、“禅”字,保留了汉代古朴文字的神韵,在各省现存汉代石刻中独树一帜。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09/

鲜于黄北

“鲜于皇碑”立于东汉延熹八年,即公元165年。 内容是歌颂鲜玉皇的功绩,反映当时东汉政府与乌桓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

碑呈簋形,高242厘米,宽81至83厘米。 碑额上刻有阳文篆书“汉前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十字。 碑上的阳、阴均为汉隶书。 碑上部16行,每行35字,碑下部15行,每行25字,共827字。 其中,有七个字为“失”。 此碑1973年5月在天津武清出土,现藏于天津历史博物馆。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10/

凤龙山颂

凤龙山歌因凤龙山而得名,为祭祀山神而立。 凤龙山碑,又名“凤龙山颂”,位于河北元氏西北45里王村山麓。 是著名的汉代碑刻之一。

凤龙山颂,长166厘米,宽100厘米。 15行,每行26字,大气磅礴,方正古朴,点划中带有篆刻之意,粗犷俊秀,独具阳刚之美。 《凤龙山颂》在结构上也很有特色。 大多数角色身材都很长,重心也很高。 下半部有时展开,左右角有时偏移。 另外,运用横画或向上倾斜,或向下倾斜,从而形成了平凡却令人惊讶、稳定却危险的生动笔触。 美在于有意与无意。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

欣赏这些隶书的名胜古迹,

有一种云开雾散的喜悦之感。

有的像美女一样美丽,有的像大男人一样粗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魅力和优点。

不知道哪一个墓志铭最适合你?

▼感谢您点击“在看”,祝您健康、幸福、幸福! ▼

标签:

嘉德秋拍预览|周慧珺书画作品欣赏
经典名篇的《沁园春长沙》,你看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