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全文欣赏:
明月几时有来,举杯问天,不知天宫是何年。
我想乘着风回去,可是又怕那美丽的建筑上面太冷。
与影共舞,恍若不在人间。转过红亭,降下美窗,照耀着无眠。
本来就无恨,为何离别时月亮总是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亮有阴晴圆缺,人生不可能面面俱到。
侬、月亮、新月。
诗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诗的经过:“丙辰中秋,饮酒至天明,醉意浓浓,写此诗,思念子游。”宋代诗人胡子说得好:“自从苏东坡的《水调歌头》问世后,其余中秋诗皆废。”
2017年中秋节即将来临,其实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中秋节的文化意义丝毫不逊于春节。八月十五的中秋,一轮明月牵动着无数旅人的心弦。自古以来,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中秋诗篇。公元1076年,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问世,这首诗让所有的中秋诗词歌赋黯然失色,成为千古绝唱。现代人说起中秋诗词,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首诗。
接下来我们就跟随小编一起欣赏几幅以《水调歌头》为主题创作的书法作品,感受天上明月、太空清澈辽阔的无垠境界吧!
水调歌头书法作品欣赏
中秋献礼李传博新书法《水调歌头》来源:易丛网
李传博,字东山墨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电影电视学院客座教授、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国窖1573品牌战略顾问、北京宣一德书画院副院长,现年50多岁,是著名国学大师启功的亲传弟子。
传博先生的笔法温润,无论是实还是虚,总是充分展现出毫米自由掌控的效果。实笔有重量,虚笔有力度。线条刚柔相济,粗细有致,变化丰富。线条圆润优美,充满象形文字的生命力。就如这幅《水调歌头》的书法,清雅清新,字里行间充满文人气息,是一幅经典的中秋佳节馈赠佳作。
水调歌头书法作品欣赏(二)
国宾书法家关山行书作品《水调歌头》来源:易丛网
关山,原名田关超,当代著名书法家,国务院国宾特邀书画艺术家,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书画联合会会员,国家品牌战略委员会副主席。
在关山的书法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他的人格、气质、学识、理想、追求。没有充实高尚的人生,就没有这样的艺术境界。他的草书《水调歌头》充分体现了笔法的灵活,文字之间的呼应,笔法的完美处理,甚至让人感受到韵味的流动,不愧是当代草书的精品。
水调歌头书法作品欣赏(三)
国家一级书法家石凯的书法作品《水调歌头》。来源:易丛网
原名张培华,山东人,又名陆仁石开。现为文化部一级书法家、一级美术师、国礼书画家、文化部中意青云书画院书画家、中国国际书画院院士、中意明(北京)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品牌战略委员会理事。
石开的书法讲究用笔厚重,独具个人风格。此幅隶书《水调歌头》行笔稳健,神态平和,气势磅礴,生机盎然。整幅作品韵味十足,笔法精妙,开阖有致。字风与文义自然融为一体,韵律优美,令人叹为观止。领略过石开书风的人,只需看一遍,即使落款被遮盖,也能很快作出判断。其杰出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由此可见一斑,被誉为当代最有潜力的书法家之一。
水调歌头书法作品欣赏4.
当代书法家李成莲的书法作品《水调歌头》。来源:易丛网
李成连:男,1943年生,河南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翰墨书画院副院长、中原书画院高级院士、沁阳盘古书画院副院长、龙岗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
在这幅《水调歌头》的书法作品中,李成廉先生用草书的形式,将这首诗的气势和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追求凝重的基础上,用重笔勾勒出气势,用轻笔求变却以趣为旨。其实,如果认真读李成廉先生的作品,就会发现书中情,禅中意。字字如莲,每一笔都带有梵音,让人仿佛饮着香茶沐浴着春风,忘却了浮躁与喧嚣,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收获了对生活的感悟。
水调歌头书法作品欣赏5.
田英章弟子孔德文《水调歌》来源:逸丛网
孔德文是孔子第77世玄孙,自幼喜爱书法,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易经》情有独钟,现为世界孔子易学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沧州分会会员,师从田英章。
孔德文先生是一位注重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俗话说,一个人的品行体现在他的字迹里,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善良、沉稳、内敛的本性。仔细品读孔德文的书法,每一笔每一画都仿佛散发着汉字的无穷魅力,令人赏心悦目。此幅楷书作品《水调歌头》气势磅礴、端庄大方,笔法遒劲有力,字体美如珍珠,空灵飞扬,苍劲飘逸,韵味十足。
水调歌头第六卷书法作品欣赏。
当代著名书法家张锁平书法作品《水调歌头》来源:易丛网
张锁平,男,1961年生于开封,现为中国书画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会员、开封市书协会员、东京书画院副院长、开封市成都书院顾问。
张锁平先生的这幅《水调歌头》书法古朴典雅,入木三分,笔法稳健,字体精巧。从结构上看,构图精巧,造型优美,稳重中带着潇洒,雄浑中带着刚劲,实为优秀书法的典范。有人曾形容张锁平先生的书法雄浑有力,在他手中,线条悠然舒展,飘逸自然,细细欣赏,的确非同凡响。
【摘要】《水调歌》是一首中秋赏月思亲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弟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诗人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勾勒出一幅明月当空,亲人远在千里之外,寂寥悠远的景象,衬托出作者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融合了历代神话传说的意境。在月圆月缺中,渗透着浓浓的哲理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与社会高度融合的情感之作。“愿我们长命百岁,虽相隔万里,却能共享月色美景”的意思是希望大家年年平安,虽然相隔万里,却能共享美丽的月色,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祝福和思念。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给亲朋好友、领导、客户赠送一幅名家书法作品《水调歌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