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学生更好地运用文字,并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和比赛,促进学生书法技能的不断提高。艺术学院的学生在练习的同时,也要注意了解其渊源,为实现当老师的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1.“性格”
王羲之:点划匀称,远近相依。笔墨交融;尖细交错,疏密有致。软笔书法的基础是字。汉字的基础是象形符号,起源是“图”,我们研究识字的原理。在象形字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甲骨文、金文等“以图成形”的字形,如日月、牛、羊等,其中已经涉及到书法起源、书法美学(字形优美,由直线到曲线的渐变)等书法文化的教育。 在写新字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掌握字框的结构,分析字的主要笔画,分析笔画的交错与让步,点划的角度,笔画的轻重,按照笔顺的规律去写,这是书法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写出和谐的字,已经是书法的较高境界了。
2003010121王文静
2. 纸张
韦夫人《笔真图》:纸是用东阳鱼子做成的,软、净、滑。古人告诉我们,书法用的纸要“软、净、滑”。现在的书法用纸的共同特点大致有生宣纸、半生宣纸、熟宣纸。
熟宣纸虽然不吸墨,但太硬,生宣纸则恰恰相反。于是就诞生了一种中间路线,这种纸也确实被制作出来了,并且有很好的市场:半熟宣纸。但是半熟宣纸还是没有解决“软、净、滑”的问题。因为它还是会吸墨。中国当代的生产力非常强大,技术也非常成熟。相比晋唐时期,朋友们一定以为符合“软、净、滑”要求的纸张很多。但事实恰恰相反,这种纸在今天几乎绝迹了。如果你在淘宝、京东、多多上试一下,相信你一定会遇到选纸的难题。
2003010129 王雷
3.“汉”
人生百态,心境各异,爱好各异。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并热爱它一生。有很多中国人对毛笔书法情有独钟,毛笔书法已成为世界所知的一种特殊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门类。只有中国人才有资格完美地体现书法艺术的魅力。随着历史文化的进步,历代涌现出无数的书法家,为汉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无穷的活力,让它顺应每个时代的潮流而发扬光大,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这就是书法的魅力所在。正因为如此,中国人痴迷于书法,书法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有意义的爱好,并毕生致力于研究它、书写它、创作它,乐此不疲。一直延续到今天。
2003010129 王雷
艺术学院是纸墨的天堂,在这里我们挥洒自如,挥笔自如,挥洒自如。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独有的艺术形式,素有:无字的诗,无形的舞;无画的画,无声的音乐。我们要传承传统的软笔书法文化,以墨纸笔为阶,不负青春,谱写未来!
结尾
新媒体宣传中心网络运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