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班已经9个月了,也快到向家人汇报学习进度的时候了,想趁着临池不辍学校招生的时候写这篇文章,把几个对学习书法感兴趣的孩子踢到火坑里去。
(图:推荐能力,得到学校王老师的认可。)
寻找一位好的绘画或书法老师往往是件困难的事,经过多年的寻觅,一旦我亲自测试出一位好老师,我就会肩负起向大家推荐的责任。
与人分享快乐不如独自享受快乐。不,独自受苦不如与人一起受苦。
请你问我,如果大家都在玩得开心,而我却独自一人练习书法,这意味着什么?
我心理能平衡点吗?!
你还记得我刚进这个班的时候,一份长期的作业要交9次才通过吗?
蚊香递了6次;
上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
每天下班后就哭着拉关系?
我震惊极了,几乎想逃离这堂课。
痛苦永无止息。
我的第一篇100+字的创作,木心的《往事很慢》,投稿了3次;
当我交出第一篇作文的时候,老师沉默了许久,过了一会儿才说:“毕竟你学的时间不长。”
第一次,申报表样式改为林和街格式,提交了5次;
每次交上去,老师都会说:这个体式还是庆祝体式,还没有变成宣言体式。
我也感到很无助。
后来我明白了:改表格的时候,得把原来的表格收起来,只看文字,不要看帖子,否则会受到影响。
这名作业太恶心,导致老师遭受工伤的学生,是第一个毕业的。
这是有疏漏的,有些在我之前写得最好的学生,可能忙着办展览,或者不方便写,就停了一段时间。
当然,也有可能我的字迹已经没有什么进步的空间,老师就勒令我走了:走吧!
没有,我留在了小凯班,不肯离开。
刚刚报了班就看到有人问陈忠康老师,一天要写多长时间?
陈忠康说,每天写作6、8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
当时我觉得完了,每天坚持写一个小时根本就不可能,哪来的每天写八个小时呢?
事实证明,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来写作并不难。只要记住,小时候,每天放学后都要写作业。如果你不做作业,就会被打屁股。如果你不写作,你就会把这一小时浪费在浏览手机、做白日梦或吃零食上。
一旦成为习惯,就会成为一种强迫。
有一次吃完饭回来晚了,洗完澡已经12点了,想睡觉,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就写了一个小时,直到凌晨1点半才睡着,心里很平静。
今年2月24日,我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寒意稍有减轻,但还是高烧不退,浑身难受。快速检测回到红线的时间缩短了很多,人痊愈的时间也差不多,需要1周7天以上。
我有七天没写字了,等我拿回毛笔时,手已经无力举起来了,又得练几天。
所以,写作一天也不能停。
我们回到陈仲康先生说的8小时,我在创作第一部作品《以前时间很慢》的时候,有几天是早上很早起床,一直写到半夜,每天8个小时以上,有时候甚至10个小时以上。
当我继续写下去时,我感觉挂在我脖子上的不是一个头而是一座山。
很多时候,我写到半夜,肩膀僵硬,头颈发麻,只剩下几个字可以写,根本写不完,只好放弃。
(图:这两幅作品都是关于曹操的。)
(图:被老师批改的情况也很惨烈)
后来我觉得没有必要这么做。
因为无论你怎么做,结果总是很糟糕。
一样丑陋。
每天只需花1-2个小时写作并有效练习。
后来,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规则,作业失败的次数就减少了。
4.1 首先是结构。
对于每一项作业,特别是创意写作,无论写得多好,布局都应该整洁,文字位于纸张的中心,上下边距相等。
字形对齐,不歪斜,字重心在左边,下一字可向右倾斜,向后拉,形成左摆或右摆。
笔画多的字写大,笔画少的字写小。
署名要像正文一样认真书写,如果怕写不好就不要写太多,只写正文内容名称,年份,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
4.2 字符的基本规则。
竖笔一定要直,不然字就不直。钟繇字看上去是往上斜的,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眼睛是会骗我们的)。尽量控制往上斜,字的自然姿势就是往上,字就写得端正了。
笔不要一开始就尖。
像“口”、“国”、“门”、“可”的竖钩,(眼睛是会骗人的)就没那么大,看到好点就弯着钩,不然写出来会又大又长。(别问我怎么知道的,都是血淋淋的历史。)
4.3 钟繇的风格
钟繇的人物重心比较低,写的时候多想想柯基犬、曼基康猫、王英这个侏儒虎就行了。
总结一下钟繇各类表述的特点:
“申报表”:正确;
《回帝图》:风格不明,应为王羲之所写,带有浓郁的王羲之气息;
《恭贺捷报》:活泼,隶书体,偶尔有夸张的起笔,如跳舞般。
我经常写不下去《何洁表》,因为我看到的只有这些:
《济志荐》:古朴粗犷,每一笔都轻轻压下,显得粗糙厚重。
我非常顺利地完成了这份表格并且我的作业从未被退回。
每周日晚上都有理论课。
(图:夏华的理论讲稿,真的在激励我们向美术学院的研究生目标迈进。)
我时常觉得这个书法课真是值得学,上哪儿找这么好的老师呢?
如果学生们不注意,一遍又一遍地犯同样的错误,华夏老师真的会生气的。
看到学生们不断地写,但字迹却没有进步,华夏老师真的很心疼。
每个星期二晚上,听华夏老师现场批改学生的作业成了我最开心的时刻——毕竟他不是在批改我的作业。
华夏老师温文尔雅,言谈举止间处处是金句。如果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他的句子里充满了我们苏州人所谓的冷笑话或英式笑话。我忍不住笑了起来,于是手工抄了一本《华夏语录》。
鲍老师在B站做书法讲座时发文称:这是我们的学生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学了半年多书法创作出来的作品。
华夏老师也确认了,确实是他上课说的,你看,我只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而已。”
几乎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一本,写作业的时候,他们会说:我违反了《华夏语录》的一条规定,或者听到一句金句,他们会提醒我:这句话可以收录到《华夏语录》里,我会回答:我会记下来。
(图片:从构思到完成,我都把它当成一个项目。这个想法来自于我前男友来香港看我,我们在晚餐时谈论了这件事。)
老师又给了我几首魏晋小楷,让我自己写,没有老师手把手的指导,效果不是很好。
我觉得没有印章,字迹很难看,就去找学长扎辛争论。
扎辛师兄已经给我刻好了印,他就是不肯送我。说要等纸来做印册;纸终于到了,又说天太冷,不想动;过年了,又说要回家;春天到了,又说病了;再说困了,不想动……十足的魏晋风。
争论胜利后,我得到了一枚漂亮的邮票,并且可以抱着这些石头入睡。
(图:扎信学长给我雕了一幅《不知梦中为客》,有人很喜欢,想定制,扎信说不想再雕了,所以,这是独一无二的作品。)
(图:扎辛前辈给我刻了一个贪婪之刻,请看第一章的效果,对对前辈给我刻的贪婪之刻印章我拿不到了~)
~)
为了给自己增添戏剧性,他以小楷创作了《滕王阁序》作为毕业作品。
断断续续写了2周,中间还毁掉了一页(连续毁掉了两次同一个页面),其他的都还算顺利。拿给老师看的时候,我有点愧疚,因为帖子的风格混杂了。幸好老师鼓励我:可以不拘泥于某一篇帖子,只要风格统一就可以。
于是他扶我起来,我又能做到了,尽管说话很笨拙。
师父领你到门,但修行在你自己。
华夏老师想教的都教给我,至于我能吸收多少,领悟多少,提高多少,就看我自己了。
好地方不是永恒的,盛宴也难再有;兰亭已没,紫泽已成废墟。
再见,学习钟繇楷书,为何我却有些不舍呢?
我认为过去几个月我没有进行过任何严肃的绘画。
两张花卉纸币都是手绘的。
我尝试用油画棒快速画了一个人的素描。